紅塵瑣碎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7169|回复: 1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读JT叔叔的《修道病-厥阴病心理学及道家的对治之法》

[复制链接]

27

主题

46

帖子

465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465
QQ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5-9-3 07:58:12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读JT叔叔的《修道病-厥阴病心理学及道家的对治之法》

    这两天看JT叔叔(谭杰中)的《修道病》,这本书是他讲课的实录,亲切“口水话”却一点也不遮掩他的博学多识。

    他说,“道家的真人是这样的:有一个人,天生喜欢煮面条,他就在巷口摆个面摊煮面卖,天天很爽,他这种愉悦的气场影响了方圆五六个巷子,于是这些巷子妇女更年期不潮热,小孩子也开智慧,“至人无己,神人无功,圣人无名”。普渡众生,是靠气场,不是靠在台上讲道。”

    我没有参加过他的培训,也没见过他,不过看书的过程就能感觉到他这个“真小人”(依他说,先练“真小人”,真小人练成了,再放大,就变成“真人”)令人愉悦的气场——这书看得实在爽!深入浅出的剖析,风趣幽默的语言,逻辑清晰的论述,贴切深刻的实例,边看边笑翻!拿了就放不下!把我长久以来想过但无力表达的东西说得清清楚楚,把心中言不清道不明的疑惑解得明明白白,把原本明白的以及没明白的都贯通了!他“妇女之友”的名号,真实不虚!


    他在序言里说——
“这本书的使用方式,我个人的建议是:就当闲书翻翻就扔着,三五个月以后,再回头翻翻,一小点一小点地去观察这本书所提到的事情,在生活中有没有什么可以验证之处?


    千万别急着要【做什么,修什么,改什么】。我完全没有期待任何人要一下子就大彻大悟,更加不是要你【照我说的去做】——我最讨厌最讨厌的事情,就是对人说【你应该怎么做】了——关照自己的功夫,说来也只是从生活中的小小事【多留心】练起而已。【心向内】三个字的重要性,远胜过一本《庄子》加三百本心灵成长书籍。”



    心向内啊,转念啊,情绪管理啊,自爱啊,爱人啊,慈悲啊,放下啊,解脱啊,觉知啊......如此种种,都是各种身心灵或宗教书籍必不可少的东东。但很多都流于表面,看起来“高大上”,实则很空洞。



    这本书里,JT叔叔把身心灵修炼的难关和困境讲得脚踏实地,不仅把玄之又玄的道门修心法讲得接地气,还给出一套非常清晰的“科学技术”,让每一个人去找到自己内在的大能量。在宗教盛行的宝岛,他能打破那些流行的固有观念,说出小众的道门“真话”,不容易!


    整本书信息量很大(太博学了!),还得再多看几遍,慢慢消化。
    分享一些片段,截取的片段,没有前后文,可能容易让人“断章取义”,那是我的错。



1.医术这个东西,其实就像修水电一样。如果你家里面水管阻塞了,叫我去帮你通一通,我有能力通,就绑你通一通,总比你自己把你家厨房通成喷水池要好。但也不过就是如此而已,至于说疾病的源头,常常是那个人自己的生活习惯或心理因素造成的,若要医生能够真的教化一个病人到不再产生心理上的病根,其实也是颇难。


2.一个家庭主妇,在家地位不高,上了中医课,突然权势大增,“11点睡觉”,“别吃生冷”... 诸如此类。学点成长,灵修,就要把身边的朋友踩成信徒,自己当教主。


3.养生狂人和不养生的人是同类。养生狂人又健身,有游泳,又跑步,但身体累了,它说需要休息,要睡觉,你逼它去跑步,它饿了,你说这不健康不能吃,每天霸凌身体。根本不是养生。(小夕:中医讲平衡讲中医,如果过度亢奋的追求某个东西......恐怕都是从一个牢笼进入另一个牢笼)



4.关于健康,很好玩的事情就是,活在自己本性里的人非常不容易生病,可是,活在自以为的应该状态的人,非常容易生病。




5. 用中医来哄抬自己的存在价值,会直接伤到自己---让自己骄傲。人们之所以会渴望觉得自己是一个比较好的人,其实是因为自我感觉不好。会想要当一个教主的人,通常都是长年被自己的自卑情结折磨的人啊!!这就是负面信念引起的“代偿反应”。




6.有些人明明处在被先生,被太太,被父母欺负的状态,还在想我要怎样做,才能帮他,救他,渡他,真荒唐。



7.助人的活动,也可能是病态心理结构:你助人的时候,是“我在帮你”,对不对?也就是“我比你优越”,对不对?所以,“我比你优越”这个信念被加强了一次,于是,“我比你低贱”这个信念也被加强了一次---本来我这个宝贵时间,拿去吃饭看电影,可以很快乐,但我偏偏拿来陪你,把时间浪费给你,这不就是“你值得,我不值得”了吗?这就是“我比你低贱”的信念啊。


8.人要帮助人,比较好的情况是,做喜欢做的事情,顺便把快乐分享给别人。最重要是,你做这件事很快乐,只是为自己做,不为别人做。



9.一个人如果活得像庄子认可的那种真小人的话,你要帮别人之前,一定会先想,帮他/她,我开不开心。如果帮他我不开心,拿就让他/她死好了,至少不要拉我陪葬,对不对,这就是真人,功力尚浅的真人,小真人,俗称真小人。救世主情结,就是刚好跟这个相反。



10.如果你的人生还有“积功累德”来证明自己是一个好人的事情发生,你的阙阴症(注:六经病之一,术语)是没法治好的,你的细胞会吸住那个病。严重的时候会引起红斑狼疮这类的自体免疫攻击自己的问题。免疫系统自己打自己之前,你的心理已经自己打自己很久了,病只是一个具象化而已,从心理衍生到身体。



11. 所以,真正的疗愈,是从肉体呈现出来的象征意义,去看内心发生什么事情,这是非常重要的,而不是吃药。



12.中医可以解决的困难,是某一个难度以下的困难。如果你的心理结构已经有大问题了,伤寒论救不了你,你可以回家了。



13.凡是会令人起情绪的信念,几乎都是我执。承认真相是会让人免于情绪的:好比说,有一个人很烂,你如实承认他就是这么烂,那你就只剩下单纯的【选择】:“我是要留在他身边包容、等待他,还是离开他?”这样子是不会有情绪的。但,如果你不能承认事实,误把他当成一个更好的人,那你跟他相处,就天天要体验那个失望、那个挫败:“你这个人,怎么会这样?”这样就很有情绪啦。又或者是,你明明看到他很烂,你在感受上也已经不再喜欢这个人了,但你有这种观念:“我不可以不够义气,我怎么可以抛弃他、让他痛苦?”那你就是被你自己的道德观框住箍住,而要陷在那个情境里无奈啦。



14.而当你解离的愈多的时候,你就愈不会被罪恶感勒索、愈不会被羞耻心勒索。你会发觉:看什么事情都有好多好多的角度……而,哪一个角度是绝对的对?其实,没有耶,都无所谓。因为你会知道,你的每一个情绪,都是你自己的信念“解释”出来的,只是如此而已。都是内在主观事件,而非外在客观现象。



15. “爱”这种东西是非常高的,一般人达不到,真正的爱,是慈悲,一定要等到彼岸主导开始出现才有。狠一点,反正你表面意识的“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,我这是在爱你”的想法和感受,都不是爱,是我执。慈悲是练成之后的结果,不是修炼法,一定要注意。




16.达人的状况,《庄子》说,当鞋子合脚的时候,你就觉得自己没脚了。人的头脑,人的思考力,是人的心力还不足的时候的一种代偿反应,是一双还让你脚不舒服的鞋。当人心力够强的时候,你做什么事就不用想了,不需要想的头脑,才是真舒服的头脑。英语练好了,不考虑语法。刚学做菜,放盐和糖需要看食谱,很会做菜的时候,随手一撒,刚刚好。达人,就是做一件事情,完全不用思考,可以做的很好的人。(小夕:内衣合身的时候,你也感觉不到自己的胸......有这样植入广告的吗?读JT叔叔的《修道病-厥阴病心理学及道家的对治之法》JT叔叔说“他命带奸商”,看来我学到了......)



17.所以,你要从自己最爱的事情做起,用热情将它做到达人的境界,体验到心力充足就不用思考,然后,再把这种经验放到每一件事情上,等到人生再没有一件事情需要动脑筋去想,你就完全生活在舒服之中,只剩下纯粹的感知力和表现力。思考没有了,就没有烦恼。这就进入了真人的境界。


18.真小人不是让你想干嘛就干嘛。不是让你杀人防火,也不是性滥交。当你感觉到身体内的黑暗渴望,你会想,去做还是不去做,这已经被我执玩到了。正确的答案是,我为什么会渴望这些。


......

精彩地方太多了
)转载▼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6a9ad11c0102ux44.html

附:
JT叔叔在北京的疗愈工作坊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9a1b7fb70101ka76.html
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
测试QQ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7

主题

46

帖子

465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465
QQ
沙发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9-3 08:02:35 | 只看该作者
有的人听传统文化的一些讲座之后,重视孝道,践行《弟子规》等等,孝顺父母之后,家庭关系变更和谐。
但,真的没有一个方法是适合所有人的,有些人听这些课的时候感动,也很想孝顺,回家面对“顽劣”的父母(父母也是凡人,有些父母的性格与个性是很难让人爱得起来的),很难按书上说的来做,同时又被道德绑架,老是委屈自己回应父母沉重的爱。



如何解这样的困惑?
JT叔叔在《修道病-庄子基本功,重讲调阴阳》书中讲了一个不错的方法,分原文——



在我们台湾,人与人之间,争相扮演施恩者和受害者来彼此踩住对方的罪恶感勒索,是很普遍的事。比如说“爸爸妈妈对你那么好,那么爱,你怎么可以不听我们的话,让我们伤心呢?”这种话,我们是常常会说的。



而这么一种与家人之间的情感纠结,在我的《庄子》课堂,同学若肯练“支离其德”,效果通常是最快的。


训练的方法,就是先找出:什么事情会让自己对家人有罪恶感,那件事情,如果果真是我们比较喜欢的,那就不妨多做。”好比说,如果我不是那么想常常去看父母,但不去看他们,又会起罪恶感;那么,就不要那么常去看他们。如果不给父母钱我会有罪恶感,但父母又比有钱,不给也上不到他们的生活,那就不要给,如果他们来讨,就回一句:“等我比你们有钱了,再给。”总之,一般人觉得是“不孝”的事情,就不妨多做。


而这么做了之后,一开始的两三个月,你会经验到:父母的不满情绪愈来愈多,很会追着你讲一些谴责的话来给你制作罪恶感。但拖过这一段适应期,之后,他们渐渐就会发现一个蛮难堪的真相:“这孩子他的生活中比较没有我们之后,怎么好像......过得比较快乐了?”于是他们那种自认为的“我生你养你,恩重如山”的那种狂傲的自恋,就会少少被挫败到了,了解到他们对孩子而言的存在意义,时到今日,其实已经颇为贬值,不值几文钱,从利润变成负债了。于是他们就比较不敢那么自信满满的嚣张跋扈了。


然后,他们的垂死挣扎,就会转成不断的自怨自艾,不停地跟人说他们命由多苦,孩子如何地“不孝”。但,这个阶段,修炼“支离其德”的重点,就要“放下面子”,不管他们把你讲到多难听,都不要去救自己的面子,随他们去诽谤。于是,他们就又会渐渐发现一件事:他们的痛苦,居然是没也勒索不到!(空船神功:勒索得到东西的情绪会茁壮,勒索不到东西的情绪会萎缩)——而不得不承认一个结论:“原来,我生气的结果,就是气死我自己;我痛苦的结果,就是痛死我自己。”——这是人类“转化”的时候非常必须的要素:把他和他的我执关在同一个密封的锅子里,让他被自己的我执煎煮。这样人才会醒悟。


很多不会《庄子》心法的人,对待父母的招术,真的是蛮无力的,大约就是对父母劝之又劝,唸之又唸,然后挫败于“根本无法改变他”;而儒家指出了一个“X谏(小夕注,X代表的是一个繁体字,不会读打不出):叫人被父母气死也不可以动凶心。但,说一句实在话,大部分的情况,父母是“教不得”的,因为他们的那个......英文说的“teachable moment”“可以教的时机”,一般而言,是千载难逢的。但是,当一个人被自己的我执搞到人体自燃,烧到受不了的时候,这个状况,本身就是一个“teachable moment”他好像一个喝到浓硫酸的人,无论如何也不想再多喝一滴了。于是,什么训话都不必讲,他自己就会改了。


经过这样的“修理”的父母,通常,他之后的人生,你会很明显的发现:他的笑容变多了;对他一点点好,他就很满足,很欣慰。他会担心,想不开的事情变少了。他开始学会自己找乐子,不再动不动就伸手叫别人来爱他了。他成为自己生活的国王,不再是子女人生中的乞丐,吸血鬼。


而这,也是《庄子》所认为的,为人子女者所能给的最大的孝道:让父母放下我执。


其实,很多子女都会嫌“我的父母很想不开,很顽固”,但我这些年一路看过来,都觉得:是你自己先不能放过你的父母,所以你的父母也被你绑住,什么也放不下了。


当然,这些话在祖国,说不定都是多讲了。因为这种极端的状况,及时在台湾,也不是家家户户都这样的。但是,如果亲人之间真的纠缠到这种程度,你不出《庄子》第四篇的这个绝招,还真是顶不住这种状况吧。


当然啦,《庄子》认为的这种“大孝”,看在一般人的严重,大概会被称作“不孝”吧?


不过,对于这种事情,庄子本人倒是有这么一个说法,叫作“北不见冥山”——这个故事说原文的话不好说,因为战国时代的地理位置,今日来看是一团迷雾——我换一个今天的说法,就是:有人质疑庄子教人“不必孝敬父母”,是不孝。庄子就回他:我认同的孝,是让父母不再执着,如果难度比喻成车程,那是从北京中央开到六环那么远,你说的什么“敬父母”在一环,“爱父母”在二环,而我一口气冲到六环了,你不要跟我吼“我怎么看不见王府井的点心店?我要买的麻花呢?到底开到王府井了没?”我不是没能力开到,是我早开过头了。



虽然这个“庄子的孝道”,看起来很诡异,但效果,通常是很不错的“双赢”结局。

测试QQ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手机版|朋友们的散淡江湖 ( 京ICP备15044585号  

GMT+8, 2024-12-22 22:25 , Processed in 0.099537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